在提及醬酒的時候,我們經常會談論起“12987”核心工藝。一瓶地道的醬香好酒,從開始生產到裝瓶出廠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。而其中的七輪次基酒,構成了醬酒香醇厚實的骨架。為什么醬酒一共要經歷七輪次的取酒過程呢?在這七輪次基酒中,哪一輪次的基酒最好喝呢?
七次取酒的奧秘
茅臺鎮(zhèn)四面環(huán)山,平均海拔880米,赤水河在這里穿鎮(zhèn)而過,形成了一個天然的“酒甑”;亞熱帶濕潤性高原氣候為釀酒活動提供了適宜的溫度與濕度。正是由于長期處于這樣一個相對密閉的環(huán)境中,氣候穩(wěn)定,為酒類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天然的場景。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,至今依舊恪守著釀造古法,工藝得到代代相傳。
第一輪次的基酒大約在每年新年前后接取完成,此時酒體的酒精度大約在57度左右,距離53度的醬香型白酒標準尚有一段距離。接下來,糟醅還需要再經歷六次取酒的過程。
醬香型白酒的七輪次取酒過程,是一場與溫度間的較量。微生物的生長與繁殖需要穩(wěn)定的溫度區(qū)間,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不利于釀酒微生物的生存。第一、二輪次取酒的時候,正是隆冬時節(jié),釀酒師們需要維持溫度的恒定,防止溫度過低導致的微生物活力不足;到了第三、四、五輪次釀造時,釀酒師們又要與高溫抗衡。
對于醬酒的七輪次酒,茅臺本地的釀酒師們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:一輪次酒像活潑的小孩,略微辛辣;二輪次酒則像二十出頭的年輕人,略帶酸澀;三輪次酒進入而立之年,香味諧調但后味單??;四輪次如同不惑之年,醇厚平和且兼具穩(wěn)重;五輪次酒好比知天命的年紀,香氣香味愈加平和豐滿;六輪次酒形同人生耳順之年,以味道見長;七輪次酒猶如古稀之年,產量不高,焦香味和空杯香明顯。
一至七輪次的產酒,勾勒出了一條優(yōu)美的人生曲線。當這七輪次的基酒最終勾調在一起,我們能夠品嘗出生命的豐盈,感受百味人生。
哪輪次的基酒更好喝?
從前文釀酒師們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得知,第三至第五輪次的基酒,是所有輪次基酒中口感最好的,因此人們將三、四、五輪次基酒統(tǒng)稱為“大回酒”;而第六輪次基酒口味略有欠缺,稱為“小回酒”。第一、二輪次基酒酸澀辛辣,而第七輪次的基酒焦糊味較濃。
所以在每年的醬酒釀造過程中,三至五輪次的基酒可謂是各家酒廠所重點關注的目標,同時也占據了全年總產量的“大頭”,風格、特征與成品醬酒最為接近,所以在勾調的時候占據大部分比例。
但是也不能因此忽略了其他輪次基酒的生產,畢竟缺少了第一、二輪次基酒,成品酒會缺少些許“刺激”的感覺;而缺少了第七輪次基酒的加持,空杯留香不持久,回味略單純。只有這七輪次的基酒按照完美的比例相互交融,才是53度最迷人的姿態(tài)。
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,我們7*24小時竭誠為您服務
客服電話: 400-887-9188
微信客服: zhiyunjiuye
關注微信服務號: 支云酒業(yè)集團
新浪微博: 支云酒業(yè)